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科技创新“美的规律”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
2018-01-17 11:17 愚智 

                    ——缅怀钱学森先生  (抛砖引玉)

北航   一愚智   2010.2.20

 

 摘要:面对科技兴国中科技创新及其人才培养的问题,就要问师有关教育观念和相应的办学模式;其次,简要回顾与介绍了四种既含“创新”又含“求美”的教育观念;再者,通过跨文化比较考证方法,推崇马克思“通过实践创造”的“美的规律”理论的美学哲学的系列理论思维,且为可持续、稳定和科学发展应以它去充实、更新乃至改革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并尝试探求未来的办学模式;最后,展望和预测了一些有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景。

问题提出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旧世纪之交以来,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更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和更深层的科技创新挑战,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科技大家们纷纷前瞻性地提出了文理沟通、科学与艺术结合、科技创新与文艺修养、科技创新美追求、及开拓思维能力等等问题,以期探求出科教兴国、科技兴世界的“良方妙药”。当然,这样的“良方妙药”期求,也更是有志于科技创新的青少年(~35)朋友们所渴望的。

刚刚离开我们的钱学森先生,以他毕生精力领军冲锋陷阵在现代科学技术前沿,是一位普遍受人们敬仰的、有一系列重大科技贡献的杰出的世界级科学家;近30年来,他又一直在深沉思考为国家培养一流科技创新人才乃至帅才的问题,向往能够有一个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

为此,他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就科技创新“提出建立思维科学的建议”,并在后来掀起了有关形象思维的先导作用的大讨论[1]90年代中期,他将他的有关信件、发言和论文汇编为他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一书,倡导科学与艺术沟通,科技创新与文艺修养结合,并指出了类似于文学艺术创作的“美的哲学”,“科学技术也有美”的问题[2];新世纪之初,他又在“钱学森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中写信给论文作者,详细介绍了他的“大成智慧学”及“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想法,并对“大成智慧学硕士”提出“具体要求”的教育观念[3]2005年向温家宝总理建议,“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中略)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后又在病榻上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这是很大的问题”。[4]  

综上所述,并结合钱学森的人格和一贯追求可见,钱学森先生的上述经验感受的集中典型表现是在他的“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教育观念之中,而其集中到一点,就是向往与追求能够有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求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它已涉及到了科技创新和文艺创作之间所共有或相通的美学哲学。  

钱学森先生根据他在现代科技前沿领军冲锋陷阵、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经验感受,所感悟到的“现在中国”“办学模式”有“很大问题”,是比较透彻和锐利的,应该激起我们也深沉思考。  

要科技兴国,就要科技创新及其人才培养,因此,这就要问师有关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办学模式。在作者看来,当前在我们面前有四种有关“创新”和“求美”的教育观念,即:  

● 十七大政治报告所提出的,通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教育观念[5]

● 在我国文学艺术界和美学界的,经过了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什么是美”即“美的本质”的“大讨论”洗礼之后的,“一般都承认必须根据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并在8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了众多指导文艺创作美学专著[613],以作为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传播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的教育观念。

● 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教育观念,并在小范围进行了“大成智慧学硕士”的培养实践[3]

● 人们不时想起的蔡元培先生的“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的教育观念[10]

将会看到:在这四种有关科技创新求美的教育观念中,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观念,在当前中国经济崛起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陈述的或说所揭示的“通过实践创造”的“美的规律”理论的教育观念,即是一剂迄今所见的最为科学、完整和精辟的,也同样可用作指导科技创新而不仅仅是指导文艺创作的美的追求的“良方妙药”;钱学森先生的以他毕生经验所感受的“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教育观念,虽也有不够完整之处,但是它毕竟是迄今所见的感悟最为深刻的、并带有现代科技前沿经验感受的最好实例之一。

此外,鉴于钱老在文献[14]中的许多有关科技创新的感受和看法,对于作者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有过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作者今天介绍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以指导我们的科技创新乃至人才培养时,特别地应缅怀钱学森先生。

四种教育观念的简要回顾与介绍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

将简要介绍它的产生、发展和成效估价。这对于正确评估它的成就、缺陷和科学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

(1)    产生与发展

作者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后又在高校长期从事科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已50年了。除了在反右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接受了阶级斗争教育以外,还主要感受到如下方面:

50年代前期的“三好”(即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教育观念;50年代后期,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接受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观念。

1981年,中央号召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首次把美育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程;1986年,中央在《七五》计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的教育观念[14]

1999年,在新中国建立50周年之际,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之时,曾经有过频繁提倡美育、并高度重视美育的美育大发展时期[14]:这年的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了,美育能培养高尚情操、激发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创新能力。接着,在上半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继之,在这年6月,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从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高度出发,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在作者看来,时至1999年,中央虽对美育理念认识有所深化和对“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要尽快改变”已有察觉。但是,上述认知似乎只是停留在经验的追加,而不是严格的科学完整的理论表述。即使如此,也不应忽视它在下面要介绍的“中国模式”中的积极作用。

(2)    成效估价

对于新中国的60年社会主义建设,比较获得世界一致公认的是后30年的辉煌成就,它首先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胆略英明,拨乱反正,调动人民自觉创造性;但也不应忘记前30年中正确东西为后30年成就所起到的铺垫作用。这是历史唯物和唯物辩证的。

30年成就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崛起,国外媒体报道时,已不限于经济,已涉及到诸如制度、规划、管理、科技、乃至思维等多方面的“中国模式”的积极作用。其中,当然包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对于全国人民的教育作用,这是无需置疑的,但这不是作者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完满信奉。

据《参看消息》201012715版的“观察中国”报道:“英媒称中国悄悄成为‘第二科技大国’”中说:“有三个主要因素推动中国科研。第一,政府投入庞大资金,(中略)。第二,知识实现了从基础科学到商业应用的有序流动。第三,中国高效且灵活地利用北美和欧洲地区雄厚的海外华人科研力量,(中略)吸引了处于事业中期的科学家。”

在作者看来,对这样报道如果它没有故弄玄虚的话,也应既喜又忧。谨慎喜的是,对中国,一些外媒不得不承认“称中国悄悄成为‘第二科技大国’”,即“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尤其忧的是,在外媒所报道的“推动中国科研”的“三个主要因素”中,却没有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本土的科技创新“科研力量”的积极评价,这很值得深思。我们应清醒了解到:“北美和欧洲地区雄厚的(中略)科研力量”,是有它雄厚的科学技术工业基础的几百年的积累,而我们才60年,并在前30年中有过严重的大伤微薄源气的“阶级斗争” 哲学的伤害;现在在向欧美学习科技的过程中,又“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模式办学”,这或许就是钱学森先生所感受到的并坦诚建言所说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而有“很大的问题”的真谛所在。

在作者看来,对于这样的办学模式上的“很大的问题”,不能不反思到我国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存在着重要缺陷,即脱离业务,“美”很空洞,难能使人“直观自身”劳动的“实践创造”的“美”,值得人们深沉思考。

2.  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教育观念

1) “美的规律”理论的高度哲学概括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一本专门的美学著作,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陈述或说揭示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的“美的规律”理论之中。这里将对这个“美的规律”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分散式自学和集中式教学的教育观念作如下简介[15]  

 

马克思在他的《手稿》中,是在陈述到“[异化劳动]”那一小节中说:“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接着又在“让我们来更详细地考察一下对象化时,先说了“劳动创造了美”;继之,他又在“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语境中,揭示了“美的规律”,即: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对这段“美的规律”理论,进行了高度的科学、完整、精辟的美学哲学概括,它所传递给我们的主要有以下三条信息:  

第一,    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是普遍针对“任何一个(物)种”。

在现有的文学艺术创作的美学专著中,大多局限于文艺创作所涉的审美对象物种来介绍“美的规律”理论。其实,由上述根据文献[15]的简要引文中,已经非常明显地看到:那个要“详细考察”的“对象世界”“任何一个(物)种”的“进行生产”和“实践创造”所涉的审美对象,是与“劳动创造了美”的劳动对象相一致的。这即是意味着: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不只仅仅适用于指导文学艺术创作“美”的追求,也适用于指导科学技术创新和其它行业创造的“美”的追求,同时要注意到不同行业或不同领域也存在有关特点;这种不同行业所具有的共同“美的规律”的、共同美学哲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作用,具有基本上共同性或相通性。

第二,“美的规律”的“实践创造”观。  

第三,“美的规律”的“人却懂得”“两个尺度”,即“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  

由后两条可见,在上述文献[15]的引文中,马克思对他所揭示的“美的规律”理论进行了高度抽象的美学哲学概括。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继承和运用来说,就面临一个如何进一步解读“美的规律”理论中所内涵的系列美学哲学理论思维的问题?  

(2)  “美的规律”理论的科学解读  

对于“美的规律”理论中所内涵的系列的美学哲学理论思维的解读,只能是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它们在理论上是统一的、一致的。

我们今天在解读时,有两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可供运用。一是,可以运用我国文学艺术界和美学界的、经过了上世界50年代到60年代初所进行的有关文艺创作中“什么是美”即“美的本质”“大讨论”洗礼,并经实践考验过的,又于80年代初以来相继出版和流行的诸多文艺美学专著[613]中的有关“美的规律”理论的解读,它们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的;二是,可以根据已有科学技术创新实践,即根据已有科技创新的大量典型实例和科学技术大家如钱学森等在他们科技创新实践中的经验感受,其中,大都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于上述的“实践创造”观和“人却懂得”“两个尺度”中所内涵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进行如下的解读:

关于“实践创造”观  

它不是实践再现观。它应表现于“实践创造”“美”追求的全过程,即对审美对象考察应表现于出发点、过程和落脚点(归宿)的认识过程,还应表现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如文献[671213]对于“实践创造”观的关注;又如很多典型的科技创新的递进式创新,都普遍遵循上面所解读的美追求的全过程。

关于“人却懂得”“两个尺度”  

即是对于“人却懂得”“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的解读。这也是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中的高度抽象的美学哲学概括,很是费解。对此,文艺创作因探寻“美的规律”理论指导的需要,在文艺美学专著中对它们进行了科学解读。我们科技创新的理论思维指导因与文艺创作的具有“共同性或相通性”特点,所以可以借用文艺创作方面的解读。

文艺创作理论上,对于“人却懂得”“两个尺度”的内涵的解读,包涵有两个重要美学理念,即:一方面“人却懂得”它涵有符合客观规律性(真)和合乎人类目的性(善)的相统一的美的追求,也即“真善美统一”的追求;另一方面“人却懂得”它还涵有为了实现这一追求所需要具备的“审美文化智慧”,也即“创新智慧”。

下面介绍文艺美学专著的有关典型解读:

● “真善美统一”方面

文献[613]普遍地关注它,即普遍的关注“什么是美”或“美的本质”问题。文献[11]解读说:“人(中略)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自由的自觉的创造,他不是局限于任何一种物种的尺度,而是‘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即是不受任何限制地、按照客观规律来(进行)生产。所谓‘内在的尺度’,即是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要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要符合人本身的需要,这两方有机结合,即‘内在的尺度’。”(P57)文献[12]的解读指出:“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绝不是一个东西。前者指的是(中略)物种的尺度,后者指的则是和动物不同的人自身所要求的尺度。之所以称之为‘内在的尺度’,就是因为它不是外在物种所具有的尺度,而是人根据他的目的、需要所提出的尺度。”(P1011)“就人对自然改造的范围来看,是物种的自然尺度同人所提出的内在尺度这两者的统一。”(P12

● “审美文化智慧”方面

在文献[12]中,还解读说:“美的形式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一种显示了人的创造的智慧和才能的,具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巧妙的统一,而不是某种机械程式所规定的标准化的统一。”(P334

对于“审美文化智慧”即“创新智慧”问题,科技大家们已经纷纷根据他们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切身经验感受提出了,在科学就是追求客观真理的简明目标下,关于人应具备的“创造的智慧和才能”的哲学概括。如钱学森先生在他的“大成智慧学”及其“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下一节将介绍)所概括的“知识层”、“情感层”和“智慧层”[3],也即是实践知识、情感精神、科技哲学和创新思维。又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全德先生在他的《科学人谈美和文化》一书中,所推崇的科学文化智慧是:“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这四方面。(中略)均源于实践。”[16]

现在,作者考虑到上述的对于创造或创新中的文化智慧的提法和概括,可进一步地将它们概括为:“审美文化智慧”即“创新智慧”包括着:思维洞察能力、及其所依赖的社会实践知识、唯物辩证方法和精神道德情感。应该注意到,在科技创新的“实践创造”中,人的实践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是某种社会实践知识。

(3)    “美的规律”理论的简图形象表出

对于上面所解读的“美的规律”理论的“实践创造”观和“人却懂得”的“两个尺度”,可以通过下列简图形式大概地形象表出,以了解“实践创造”和“两个美学理念”(又涵“3+4”条美学要素)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以及它们之间的大概逻辑关系,并可供人们对于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内涵有一个大致地、一目了然地科学完整地认知、把握与运用。

下面将对上述简图所示“美的规律”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作如下注解:

理论思维的核心是“真善美统一”追求  

“真善美统一”追求,既要求人们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文化智慧”即“创新智慧”;又要求这一追求必须紧密地结合社会实践,并能满意地通过“实践检验”。在这个核心内容中,人们主体所需要的“合乎人类目的性(善)”,既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追求的“本质力量”。  

系列理论思维的实际运用  

● 据考察表明,实践中的大量科技创新实例的进展演变,是普遍地符合简图所示的“科技创新‘美的规律’的完整认识”所提供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指导作用。不论人们事先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的,最终都是如此,这是客观的“实践创造”的“美的规律”;不过,人们如果有意识地自觉性地注意到了在他们的科技创新中运用有关理论思维的某些因素或全部要素,那将会更有成效。许多“中国模式”的科技创新实例,似乎就验证了这里所说的这个认识,这是因为他们在其科技创新实践中,遵循了某些正确的指导思想。

● 如果注意到了科技创新是“以物为主的审美”而文艺创作是“以人为主的审美”[16],又注意到了文艺创作中的作者审美个性的社会合理性[711],那末上述简图也可作为文艺创作、文艺修养和文艺欣赏中所依据的“美的规律”的参考,也即意味着科技创新与文艺创作或与文艺修养和文艺欣赏之间具有共同或相通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因此可以得知,平时常说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科技创新人才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乃至“文理沟通”等等警言,意旨是要从文艺创作和文艺修养所应遵从的美学哲学理论思维要素中,取得对于科技创新理论思维的启示与指导。例如钱学森先生经验感受的,“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中略)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中略)开拓科学创新思维[4],即所指的“形象(直感)思维”的洞察能力,就是一个典型的有深刻感受的实例。

在作者看来,对于从事科技的人们来说,欲要由文艺那里取得某种美学理论思维的启示,以指导科技创新,除了参加相当的文艺创作、修养和欣赏的直接实践之外,接受一定的共同或相通的“美的规律”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教育,似乎也应是一个必要途径。

● 此外,应注意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和文艺创作实践中,虽然实际上都在无意或有意地遵循如简图所示的马克思“美的规律”所提供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指导,但是由于它们各自特点不同,却导致了它们所宣扬的美学哲学理论思维的要素,很不一样。例如,在一般文艺美学专著[613]中普遍关注“真善美统一”追求,即重在“什么是美”或“美的本质”的剖析与明辨,这或许是因文艺创作美学的历史发展使其比较复杂之故;而科技创新美学的“科学就是追求真理” 的目标简明,常常使得科技方面只关注“审美文化智慧”即“创新智慧”,如前所述。

简图中“实践检验”标准的拟定  

这个“实践经验” 标准,是可以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而变化的。因此应根据审美对象的历史进展演变和当下条件来拟定。所以,简图所示的美学哲学理论思维也适用于说明那些当时“满意”,而过了一段时期又“不满意”的,需要适时修正“实践检验”标准的,“递进式”的,即“螺旋的、波浪式前进”的科技创新,例如:第五代战机的科技创新演变;火箭、卫星、飞船系列的科技创新演变;等等。

3. “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观念

(1)    “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观念简介

“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教育观念,可认为是近30年来钱学森先生所深沉思考的,如何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求的,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乃至帅才的集中表现。

据文献[3]的“钱学森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中,他本人的详细介绍和该文作者的概要介绍,有关“大成智慧学”及其“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观念摘要如下:

“钱老在给我的一封信(1994年)里是这样写的:  

‘您是要写那篇大成智慧学的宏文,我现在为此提供点素材,供您采用。

第一,讲讲我过人学习的过程。在20年代,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学,(中略)。

30年代初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铁道门),基本上是工程课。(中略)。

30年代中期到美国MITCIT学习;MIT重在工;而CIT则强调理工结合。我在CIT选修了不少理科课程,如微分几何、复变函数、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统计力学等。博士论文也是用数理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后来十几年在MITCIT教学做研究,从薄壳理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到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也都是理工结合,用理去解决工中出现的新问题。

50年代中叶回归祖国,也是搞理工结合的国防尖端技术,共20多年。

(中略)终于在80年代中叶,认识到: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根据的科学技术体系。  

第二,讲讲我个人在研究问题中的创新过程。在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初,当我碰到疑难问题时,苦思不得其解,总是形象(直感)思维,甚至是灵感(顿悟)思维解决问题。(中略)。  

第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居于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体系之首,才是触类旁通的钥匙。创造力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用这个观点看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体系,就是大成智慧学。  

……  

第四,认知过程是无穷的。(中略)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一小块,我们不知道的才是大海!  

第五,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泉源;在一切阶级社会中,由于阶级斗争的影响,教育也有阶级性,所以不大可能用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这是阶级社会的局限性!(中略)。  

……  

第六,我用了70年的学习才悟到以上道理,太长了!能不能用不到20年就学到?可以的。(中略)。’  

由此,他希望领导干部、科技帅才和年轻一代要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理、工、文、艺结合起来,(中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有益于人民的、勇于创新的大成智慧者。”  

“钱老对大成智慧学硕士的具体要求(中略),大成智慧学硕士在思维结构中应具备如下三个层次:  

(一)知识层;(中略)是思维结构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层次。(中略)。  

(二)情感层;(中略)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中略)钱老认为,‘科学就是追求真理’。(中略)。

(三)智慧层;它是以知识层和情感层的整体综合为基础的,是由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中略)等基本要素(中略)有机建构在一起的(中略)。”  

统观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将钱学森先生毕生经验感受的并且倡导的、“大成智慧学”及其“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教育观念归纳概括为:它是要紧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之下,在“科学就是追求真理”的简明目标下,为实现这一追求,需要具备四个方面“整体综合”的文化智慧,即:创新思维、实践知识(感性的和理性的)、科技哲学、及情感精神。  

(2)    有关上述“智慧层”中思维、哲学和美学的论述

这里将简介钱学森先生“大成智慧学”及其“智慧层”中所涉的有关科学思维、哲学智慧、及科技美学的论述,以供参考。

倡导科学思维  

● “思维科学(中略)是研究人有意识思维的规律的科学。(中略)这种有意识的思维,除抽象(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1]P16)“思维科学是要研究人能够控制的那部分意识。”(19818月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2]P46

● “我们要多宣传这样一个观点:科学技术工作绝不能局限于抽象思维的归纳推理,(中略)而必须兼用形象或直感思维,甚至要得助于灵感顿悟思维。爱因斯坦就倡导过这个观点。”([1]P23

● “我以前曾表示过希望每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都能组建一个科学院,但也估计中国思维科学院大概要等到二十一世纪才能成立。(中略)能否力争二、三十年后成立中国思维科学研究院?”([1]P25

● “从思维方式来看,‘量智’侧重于逻辑思维,即具有分析事物(中略)加以严格逻辑推理,去把握事物的整体;而‘性智’侧重于非逻辑思维,即通过直观、感受、灵感、潜意识等,运用形象思维去领会,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两种思维方式在科学与艺术活动中虽然有所侧重,但在认识过程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因而,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片面的毛病;只注意非逻辑思维,则易犯主观、表面、抓不住本质的毛病;要善于自觉地把它们结合起来。”([2]P288

运用哲学智慧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认识客观和主观世界的思维。” ([2]P286)“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这在我国是得天独厚的。(中略)如若丢弃这件宝贝不用,实在是太傻瓜了!”([3]P42)“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略)。这样我们就重新肯定了哲学的涵义:智慧的学问。”([3]P41

● “人的智慧是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此为‘大成智慧学’。”([3]P344

●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精华,没有科学技术就谈不上生产力,这就是‘智力战’,21世纪是智力战的时代。”([3]P4445

探求科技美学  

● “什么叫美?”“为什么要从这个根本问题开始?道理很简单,是为了要找到科学理论,就要从美学这门哲学开始来看看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学的一些重要问题。”(1986,[2]P146)“什么叫美?这问题恐怕比形象思维更复杂。但它不是神秘的。一定能搞清楚的。美涉及到很大的范围,(中略)美学是思维科学的应用。”(1984年,[2]P102

● “超出文艺学再往上,就是哲学了。人类文学艺术活动这一社会实践概括成什么呢?我想是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中略)其实不但文学艺术的美是如此,科学技术也有美,也是如此,A·爱因斯坦就是这样说的。” (1982年,[2]P134

● “关于技术美学,我没有多少时间来搞。(中略)要大力研究技术美学。” (1986年,[2]P125126

4. 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教育观念

蔡元培先生是前北京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美学美育家,文献[10]指出“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指出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唯一途径。”他曾经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蔡元培的美学思想深受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康德美学理论)的影响。”  

推崇“美的规律”教育观念

尝试探讨办学模式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7]这将是我们判明上述教育观念和尝试探讨办学模式的基本根据。  

1.   推崇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教育观念

● 通过对于上面所介绍的既涵创新又涵求美的四种教育观念的,经跨文化的比较考证之后,我们可以坚信:马克思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的“美的规律”理论,是一剂迄今所见最为科学、完整、精辟的,也可用作科技创新追求理论指导的“良方妙药”;而且,它还可以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雄辩强大思想武器来作为对它解读的支撑,以供人们对它的学习、把握和运用,这就极为有利于它的传播、发芽、及茁壮生长。

因此,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可在人们的科技创新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如简图所示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这些美学哲学理论思维还可以作为一种最为先进的科学、完整、精辟的教育观念而指导办学,以培养人们尤其是有志于科技创新的广大青少年(~35)在他们的业务“实践创造”中,通过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学习和运用,自觉地激发修养自己成为具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乃至先进人生观的科技创新人才、乃至帅才。

● 经跨文化的比较考证可见,旨在“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 的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5],虽然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中,在指导科技创新及其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效;但是它显得过于笼统而不够精准,并容易流于一般号召而指导不力;又欠缺能够紧密结合各个体/集体的业务上创新求美(注:现行的教育观念中所含的“美”很空洞)的激励来自觉修养自己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乃至先进人生观的理论思维能力。这后两方面的严重缺陷,似乎就是我国办学模式“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而造成“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见[4]

由于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与马克思“美的规律”教育观念之间,虽在理论思维上有重要差异,但是它们在方向上都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而造福于全人类,在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又同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此外,据文献[13]P231)说,“20世界30年代,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被发现”,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也才被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忙于艰苦革命战争和百废待兴建设,而来不及思考科技创新美的追求及其人才培养问题;只是到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由于要面对激励竞争和深层挑战,才由一些世界级的具有一定哲学修养的科技大家率先提出了科技创新美的追求的问题,这个,为认知科技创新“美的规律”,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这样看来,按照常说的可持续、稳定和科学发展观来看,现行的“德智体美”教育观念容易在马克思“美的规律”教育观念的指导之下得到充实、更新、乃至改革,以至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的教育观念和相应的大学办学模式。

● 经跨文化的比较考证可见,钱学森先生根据他毕生经验感受所倡导的,“集大成,得智慧”的“大成智慧学”及其“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观念[3]虽然只是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飞跃,未能明确反映出以实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唯物辩证的全部认识过程;但是,它在“科学就是追求真理”的目标下,由整体综合而构成的大成文化智慧,即创新思维、实践知识、科技哲学、精神情感与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中“人却懂得”“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所解读出的两个美学理念、即“真善美统一”和“审美文化智慧”之间有惊人的相近(参见简图)。这就表明了,“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的观念是迄今所见的感悟最为深刻的,并带有现代科技前沿经验感受的最好实例之一,它是非常丰富、难能多见和十分宝贵的,它应是探讨和尝试未来办学模式的极为重要的参考。

● 经跨文化的比较考证可见,蔡元培先生所主张的“美学理论于教育”,以“进行世界观教育”的“美学理论”,拟应是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的教育观念,参见前面所给的“科技创新‘美的规律’的完整认识”简图。

因此,综上可见:当前能够提供出最为科学、完整、精辟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以作为教育观念而指导科技创新及其人才培养的“良方妙药”,只能是马克思于160年前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揭示的“美的规律”理论。

2.   尝试探讨未来的大学办学模式

指导思想  

遵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兴国方针,基于共同思想理论指导基础,为了持续、稳定、科学发展,将大力贯彻“通过实践创造”的“美的规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尝试探讨未来的大学办学模式,使之具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其中,已融涵有吸取“大成智慧学来办教育”观念中的带有现代科技前沿的丰富的难得的十分宝贵的经验感受。

= 2 \* GB3 尝试探讨未来的大学办学模式  

根据跨文化的比较考证方法,下表所列的大学办学模式中,有关“美的规律”办学模式是可期待的。

 

现行的“全面发展”办学模式

期待的“美的规律”办学模式

1

虽全面,但很笼统、指导不力

针对业务对象“实践创造”,可提供系列理论思维:

● “实践创造”观贯串始终;

● “真善美统一”全面明确;

● “审美文化智慧”应对精准,内涵有

▲ 思维洞察能力、

▲ 社会实践知识、

▲ 唯物辩证方法、

▲ 精神道德情感

2

脱离业务,“美”很空洞,难以“直观自身”所经营的业务对象的“美”

紧密结合业务审美对象“实践创造”而“直观自身”,因此能够

▲ 激活人的自由自觉创造力

▲ 自觉积极运用系列理论思维以指导

▲ 自觉自我修养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

因笼统不力,使具体办学模式不明

因针对业务对象“实践创造”和深化教学内容具体,如:

● 在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等实践环节中,要求运用理论思维实现“实践创造”;

● 在有关课程中结合典型内容,进行有关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引导教育。

4

同上原因,很难组织校园学术活动

校园学术活动,古今中外考察融合和运用

5

“体”育

“劳动创造了美”的“劳动”,同时应有身心健康。

6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见下一小节。

 

关于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

据文献[10]P65)介绍:“德智体美”四育是出自“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者”席勒的《美育书简》。“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中略)在他的《美育书简》中(中略)还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

虽然我们现在实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是灌有了新的结合中国实际的内涵,而在“中国模式”经济崛起中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而应用席勒的“德、智、体、美四育”。因此可说,我们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从文字字面表述到它所传递给人基本概念都“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 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教育观念

如果采纳了,在作者看来,它当前可有以下的“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 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虽然也是出自19世纪中期德国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家马克思之手,但是我国在东方文明古国90年来无论遇到过任何艰难险阻旗都帜鲜明坚称,自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而现在又将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引入国家教育领域,不光是引入文艺和美学领域。它的引入业务指导“实践创造”和激发人们自觉修养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的实践活动,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

 ▲ 我们国家的众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人事,根据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所进行的科学“解读”,应该是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

 ▲ 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与可用于科技创新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结合而构成了新的当代中国的美学思想,那将会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深受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称赞的“孔子的智慧”(见[10]P103),其中涵有“天人合一”的“中和”美学思想;此外,还有“格物致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等等。

我是一位北航老职工,想起一件往事,即在文化大革命中,北航“左派”曾大批前北航党委曾在1965年前后提出的一个思想,即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应渗透到业务中去”,大批它是修正主义。如果这个大批判成立,那末,160年前马克思所揭示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的“美的规律”不就也成了修正主义吗?推之,世界上排名第一位(英媒据统计称)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不也就因他的“谬论 ”是“实践创造”业务“对象”“美的规律”而成为了最大的修正主义者了吗?!幸好,那是一场谬误的大批判。似可认为,政治思想能否深入到业务中去,让广大人民“直观自身”“实践创造”的“美”,是衡量它的理论思维魅力所在的决定性要素。邓小平理论,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前景预测

如果认真的实施了以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充实、更新、乃至改革了现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观念了,对新的大学办学模式的成效性,有下列三点预测:  

● 由于这一教育是紧密地结合青少年(~35)的学习和工作业务进行的,并旨在首先使他们所进行科技业务能够产生“实践创造”美、即实现科技创新美的追求;同时,能在“实践创造”中激励他们高度自觉地修养自己的,因实践运用所需要的美学哲学系列理论思维而激起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乃至先进人生观的确立和增进,因此,也就大大有助于科技创新人才乃至帅才的培养。

● 可以大大激发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以收到课程的科技创新美追求的教学效果;包括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和博士毕业论文等中的“美的规律”理论思维修养。

● 可以大大激发校园内的旨在追求科技创新美“实践创造”的学术活动氛围,包括探讨古今中西的办学模式的融合与创新;同时,应注意防止那些浮于表面的和一味崇洋的学术风气。

 

在结束这篇“抛砖引玉”拙文时,应该诚言,虽然因作者长期在高校从事科技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对现行的教育观念和相应的办学模式有一些粗略感受,但是对于拙文所涉“美学”却是十足外行。因此,作者深聆读者就拙文中有关观点、论据和表述,提出批评和指正,谢谢!

 

 

                                    2010.2.20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

2.    钱学森著,《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人民出版社,199412

3.    北京大学现代科学和哲学研究中心编,《钱学森与现代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2001

4.    综合报道,“钱学森病逝:中国痛失‘五个师’”,《作家文摘》,2009.11.3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杂志,2007.21

6.    朱光潜著,《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8

7.    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6

8.    王长俊等编写,《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8

9.    杨恩寰等统编,《美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

10.  学术顾问:季羡林;总主编:何立;本册主编:顾建华等,《美学与美育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2

11.  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12.  刘纲纪著,《美学与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0

13.  闫国忠 杨道圣,《作为科学和意识形态的美学,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1

14.  王岗峰著,《美育与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  吴全德著,《科学人谈美和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1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1P29

 

关闭窗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老协会